南京大学考研网
当前位置: 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导师介绍

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导师介绍

作者:南大考研 点击:

【南京大学考研网 nandakaoyan.com 研究生导师】 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导师介绍
唯一权威的南京大学考研网站为大家提供: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导师介绍,本站由南京大学研究生创办,更多南大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姓名:肖玲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0年9月
  职称:教授    学院:哲学系

  肖玲,女,1950年9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共党员(1972.3)。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全国自然哲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江苏省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1972-1975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在读,时任南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1975-1978留系工作,时任化学系团总支书记;1978-198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硕士在读,时任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席;1981年后留系任教至今。曾任系教工支部书记、系副主任;现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系工会主席、校教代会执委会委员、校工会委员等。主要研究科学认识论、自然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教授全校理科博士生公共理论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科硕士生公共理论课《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学位课《科学技术哲学专题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研究》、专业硕士学位课《科学技术与社会》、本科生必修课《现代科技概论》等。

  主要著作有:《科学认识思想史》(林德宏、肖玲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科学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陶承德…肖玲等著,新华出版社1998年)。主要论文有:《论科学认识价值的增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谭嗣同科技形象初论》(南京社会科学1997.4);《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南京社会科学1997.12);《知识经济的底蕴及其展望》(南京大学学报1998.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辨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1);《知识生产形态初探――兼论科学史论与科学认识论的结合》(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从分化到汇合:科学与人文的历史走向》(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思考》(2003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等。

  主持过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科技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冲击及对策》;江苏省社科项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联合主持过国家社科项目《科学认识论史》、《科学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等。现正主持江苏省社科重点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江苏省科技厅软课题项目《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推进机制研究——从潜在创新能力到现实创业成果》等。

  人生格言:敬业、修德、惠家;知真、情善、意美
  业余爱好:集邮、收藏(纪念章、门票、纪念币等)
 
 
 
 
姓名:圣凯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哲学系

  圣凯,1972年生,浙江省苍南县人,先后学习于中国佛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

  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副所长、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广东尼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佛学研究》执行主编、《真如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宝庆丛书》(宗教文化出版社)副主编、《真如因明丛书》(中华书局)副主编、《禅学研究》编委。

  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于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07年4月至7月,为大谷大学真宗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2007年10月,任教于南京大学。2008年3月,被聘为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备委员会委员,国家宗教事务局世界佛教论坛办公室程序组副组长。先后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印度德里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大学从事学术交流,出席亚欧会议、世界佛教论坛、联合国卫塞节大会等国际性会议。
   
一、获奖情况
  1.     2007年8月29日,博士论文《摄论学派研究》被评为2007年度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     2007年8月,博士论文《摄论学派研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     2008年8月,博士论文《摄论学派研究》被评为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     2008年11月,被评为南京大学2008年度“青年骨干教师”。
  5.     2009年9月,著作《摄论学派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6.     2009年12月,获2008至2009学年华藏奖教金。
   
二、科研项目
  1.     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7CZJ004)
  2.     地论学派研究,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培养基金项目。
  3.     新加坡佛教寺院管理制度研究,国家宗教事务局横向课题(WBF2008016)
  4.     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教育部2008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01)
  5.     赵朴初与人间佛教,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课题。
   
三、开设课程
  1.     佛教概论,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专业课程
  2.     佛学研究史料与方法,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选修课程
  3.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专业课程(合开)
   
四、著作
   
  1.     《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2.     《善导大师的忏悔思想与礼赞仪》,台湾佛光出版社,2001年12月。
  3.     《喜怒哀乐——佛教情绪观》,2002年11月,宗教文化出版社。
  4.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2003年4月,台湾法明出版社出版。
  5.     《中国佛教忏法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
  6.     《禅心无语》(散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7月。
  7.     《无悔人生——佛教忏悔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
  8.     《摄论学派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
  9.     《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10. 《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及其他卷的部分章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五、重要论文
   
  2007年
  1.     《“以戒为师”需要建立“现代清规”》, 《中国宗教》2007年第1期, 2007年1月,北京
  2.     《解性与本觉——摄论师对“解性黎耶”的诠释》, 万俊人主编《清华哲学年鉴·2005》,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5月, 北京
  3.     《五性各别与理佛性、行佛性——瑜伽行派的佛性思想》, 黄心川、释大恩主编《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年1月, 成都
  4.     《摄论学派与智顗教观思想的形成》, 《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3期, 2007年8月, 北京
  5.     《阿摩罗识与本觉——摄论师的“阿摩罗识”思想》, 《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3期, 2007年9月,兰州
  6.     《中国佛教研究方法の革新及び活用》, 《大谷大学真宗综合研究所研究纪要》第25号, 2007年12月,日本京都
  7.     《论关山慧玄的禅法——“关”》, 《佛学研究》总第16期, 2007年12月, 北京

  2008年
  8.     《当前发展佛教教育的“盲点”与“伪问题》, 觉醒主编《佛教与现代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北京
  9.     《地论学派的判教思想与南朝佛教》, 《闽南佛学》第五辑,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北京
  10. 《《大集经》与地论学派——以判教为中心》, 《法音》2008年第2期, 2008年2月, 北京
  11. 《药师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 《觉群佛学》(2007),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北京
  12. 《初期地论学派的判教思想》, 万俊人主编《清华哲学年鉴2006》,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3月, 北京
  13. 《摄论学派与早期华严宗的形成》, 《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008年3月,成都
  14. 《鸡足山释禅《依楞严究竟事忏》》, 印顺主编《虚云法师与鸡足山佛教》,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 北京
  15. 《法上《大乘义章》佚文考辨》, 《禅学研究》(第7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南京
  16. 《民国年间新旧唯识之论争》, 麻天祥主编《佛学百年》, 武汉出版社2008年6月,武汉
  17. 《印顺法师在台湾创建的四大道场的历史和现状》, 《世界宗教文化》2008年第3期, 2008年9月, 北京
  18. 《2005-2006年宗教学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标明98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008年9月, 成都
  19. 《弥勒净土信仰略义》, 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共奉化市统战部编《弥勒文化与和谐社会》, 宁波出版社2008年10月, 宁波
  20. 《毗昙学派与南北朝佛学大乘意识的树立》, 《佛学研究》总17期, 2008年12月, 北京

  2009年
  21. 《成实学派的思想与影响》, 《觉群佛学》(2008),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2月, 北京
  22. 《晋宋时代的禅经译出与禅法传播》, 《闽南佛学》第六辑,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2月, 北京
  23. 《腊八节的起源与演变》,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编《佛教·文化·科学·慈善》(上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3月, 上海
  24. 《南北朝佛教的社邑与慈善事业》,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编《佛教·文化·科学·慈善》(下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3月,上海
  25. 《论法照净土思想的特色》,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杨曾文先生七秩贺寿文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北京
  26. 《“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史考察与现代诠释——兼论佛教生态主义的困境》, 《佛教与生态文明》,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北京
  27. 《论三法印的现代意义》, 王志远主编《宗风》己丑·春之卷,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北京
  28. 《宗教学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009年4月, 成都
  29. 《戒律对佛教神圣性的建构与诠释》, 《中国宗教》2009年第4期, 2009年4月,北京
  30. 《法治与僧事——“以戒为师”的现代意义》, 《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2期, 2009年6月, 北京
  31. 《敦煌文献中的西魏、北周佛教思想——一百二十法门与《菩萨藏众经要》》, 《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2期, 2009年6月, 北京
  32. 《净源《首楞严坛场修证仪》研究》, 台湾《新世纪宗教研究》第7卷第4期, 2009年6月,台北
  33. 《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摄论师的佛性、一乘思想》, 《吴越佛教》(第四卷),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7月, 北京
  34. 《隋代诸帝的舍利信仰》, 杨曾文、肖景林主编《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6月, 北京
  35. 《中国汉传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 《禅学研究》第8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南京
  36. 《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 《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4月, 2009年12月, 北京
  37. 《从“世界佛教论坛”看国家发展进步与佛教》, 《佛学研究》第18期, 2009年12月,北京
  38. 《《十地经论》译者新探——菩提流支主译说的成立》, 《佛学与国学—楼宇烈教授七秩晋五颂寿文集》,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北京

  2010年
  39. 《大智度论》在南北朝的流传及其影响, 《觉群佛学》(2009),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2月,北京
  40. 中国佛教放生习俗的起源与流行,《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6月       ,北京
  41. 学术与弘法——从佛教界看佛学研究的立场与态度, 《宗风》庚寅·夏之卷,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北京
  42. 自知、自反、自强——赵朴老对中国佛教走向的思考方法, 《中国宗教》2010年第9期, 2010年9月,北京
  43. 从佛教立场迈向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 《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5期, 2010年10月,北京
 
 
 
 
姓名:吴为山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哲学系

  吴为山,南京大学教授、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宗教学及美术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2年1月生于江苏东台市。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任雕塑教研室主任。后研修于北京大学,欧洲陶艺工作中心(荷兰),美国华盛顿大学美术学院。1998年4月始在南京大学工作,并兼任欧洲陶艺工作中心理事、香港科技大学荣誉艺术顾问、韩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地区荣誉顾问。

  吴为山教授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家。数年来创作了大量人物雕塑及有影响的佛教雕塑作品,形成了“内蕴深厚、风骨超然、扑朔混沌、意象万千”的独特风格。被誉为“为时代造像者”。1996年9月26日应荷兰政府之邀为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塑像。自1996年至2000年间多次应邀在欧、美、港、澳、台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被荷兰王国布瑞达博物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柏克莱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日本加藤美术馆、香港创价学会、联合国澳门教科文中心、台湾中央大学,以及英、德等博物馆、银行收藏。南京博物院陈列其作品42件。

  1995年荣获“徐悲鸿奖学金•科研创作奖”;1996年应荷兰政府之邀赴荷参加“中荷红白兰研究计划”;2000年获首位“包玉刚杰出访问艺术家称号”,并受聘出任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1年澳门高等视觉艺术学院设立永久性“吴为山教授雕塑工作室”,同时任该院客席教授,现被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海内外十多所著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先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荷兰国家基金会、香港科技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等出版有《吴为山雕塑》、《中、荷红白兰艺术》、《视觉艺术心理》、《吴为山作品》、《吴为山雕塑•绘画》等专著六种。
 
 
 
 
姓名:孟振华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哲学系
 
  研究方向:《希伯来圣经》、犹太文化与历史、宗教与民族关系现代归纳逻辑、形式知识论。

  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希伯来语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与哲学辅修证书,其间2002-2003年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留学一年。2003年至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南京大学工作,2010年晋升副教授。

  在南京大学曾讲授本科生课程《圣经与宗教文化》、《犹太文化与世界文明》等,研究生课程《犹太教与世界文明》、《圣经原文入门》、《圣经希伯来语进阶》等。先后获得南京大学“华藏奖教金”、南京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入职以来在A&HCI、CSSCI及一般国外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承担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一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

  任职期间多次前往国外和港台地区访学或参加会议。2009-2010学年曾应邀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担任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独立为该校本硕博学生讲授《圣经希伯来语》(上、下)、《圣经的历史书与历史写作》及《中国宗教史》等数门课程。

  学术兼职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荣誉副研究员、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西文化交流学报》编委及国际、亚洲有关学术组织的会员。

  学术兴趣为《希伯来圣经》、犹太文化与历史、宗教与民族关系等。
 
 
 
 
姓名:顿新国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哲学系
 
  研究方向:现代归纳逻辑、形式知识论。

  一、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99.09-2002.06         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科技哲学硕士学位
  2002.09-2005.06         南京大学攻读博士,获逻辑学博士学位
  2005.06-2009.09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任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9.09-                南京大学哲学系

  二、近年主要学术成果

  一)发表的主要论文
  1. 新归纳之谜的概念空间方案,《自然辩证法研究》,Vol.20 (3),2004
  2. 绿蓝问题与简单性方案,《自然辩证法研究》,Vol.20 (10),2004
  3. 评亨佩尔的定性确证理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总第69期);《人大复印资料·逻辑》,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4. 从绿蓝问题看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解决,《安徽大学学报》,Vol.29(2),2005
  5. 休谟问题是知识接受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逻辑》,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6. 亨佩尔确证悖论及其解决方案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Vol.21(8),2005
  7. 情境缺场到情境敏感,《自然辩证法研究》,Vol.22(2),2006
  8. 绿蓝悖论的证伪主义方案辨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20卷第5期,2006
  9. 确证悖论的贝叶斯型解决方案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4(1),2007
  10. Queries on Hempel’s Solution to the Paradoxes of Confirmation,《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Vol.2, No.1,2007
  11. 理论确证的假说-演绎模型及其问题,《哲学动态》,2008年第8期
  12. 彩票悖论的一个强贝叶斯型解决方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6.
  13. 当代归纳逻辑的本体问题,《哲学动态》,2010.1.
  14. 归纳悖论研究的方法论探纲,《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6.
  15. 当代归纳逻辑的认识论问题,《福建论坛》,2011.1.

  二)编、译著
  16. 《科学辩护的沉思》,科学出版社,2008年,副主编                        
  17. 《法律逻辑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副主编
  18. 《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合译。

  三、主要科研项目

  一)独立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归纳悖论与确证逻辑新探”( 11BZX061 )
  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确证理论及其语用趋向与应用研究” (08JC720006)
  3.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形式知识论研究” (10ZXC009)
  4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07024)“和谐思维方式研究”
  5. 湖北省高等学校2008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科学哲学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研究”(03BZX043),主要参与人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哲学重大问题研究”,主要参与人
  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现代归纳逻辑的创新功能与应用及其认知基础研究”,主要参与人。

  四、获奖情况
  1. 亨佩尔确证悖论及其解决方案探析, 湖北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三等奖, 2006年
  2. 情境缺场到情境敏感,湖北省逻辑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年
  3. 归纳悖论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金岳霖学术奖,2010年
  4. 南京大学金箔奖学奖教金,2010年。
 
   五、主要社会兼职
  1.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
  2. 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3. 江苏省逻辑学会副秘书长。
 
add 南大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免费领真题,找辅导

南京大学

推荐阅读:

添加南京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大学报录比、南京大学考研群、南京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大学排名、南京大学保研、南京大学公众号、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南京大学考研资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