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研网
当前位置: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考研经验 >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总结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总结

作者:潘沁 点击:

【南京大学考研网 nandakaoyan.com 南京大学考研经验】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总结
唯一权威的南京大学考研网站为大家提供: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总结,本站由南京大学研究生创办,更多南大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下面是关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总结基本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月4日晨,期盼已久的拟录取名单终于出炉,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早在去年准备考研之时就曾想过有朝一日要给下一届学弟妹写一篇回忆录谈谈我的考研,经过那个十分懵懂的时期,我知道在对考研基本无知的情况下有多么期望有一个熟习这个过程的学长姐出来指点迷津,至少,少走一些弯路。很幸运,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个要好的学长姐,因此,我希望也乐意把我这份幸运在传媒人论坛传递下去。此,是为文起。
我一直坚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没有所谓的经验可以对所有人通用,辩证吸收,批判继承,希望大家可以多些独立思考。先说说我的成绩,公共课双73,专业一135,专业二128,总分409,初试排名专业第一。本专业是新闻学,对于跨专业同学个人觉得也没什么影响,那些学了四年新闻学仍旧基础知识掌握不了的大有人在,所以,选择了,就坚持。
一、关于南大
择校是考研重要一关,这个抉择对于不同人意义不同。我个人做选择也考虑了多重因素,南大新传可能实力并不是最强,但是个人比较喜欢南大的风气和沉稳低调的气质。大一时候记得专业课老师曾跟我说过一句话“南大是一所被世人低估了的学校”,从那时起就开始注意她,直到曲曲折折做出选择也算一种缘分吧。我想看这篇帖子的人必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南大的决定,关于择校不多赘言,每个负责任的抉择都值得尊重,我想大家最想知道就是考研如何复习,接下来直接进入正题。择校这块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去网上搜搜资料或者另外咨询我,我会尽全力给大家提供方便。
二、初试
(一)专业课
大三下学期已经有准备考研的打算,本科的学校要求大三下学期实习一个学期,所以六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北京实习。当时敲定考南大之后选取的专业是传播学,于是五月份左右在论坛上看到有转让资料的帖子,就联系上了,我记得当时一共花了520元,一狠心就买下了(加邮费,个人感觉有点贵啊,身边也有同学在淘宝或者其他网站买到800-900的,毕竟并不是所有同学家庭条件都很好,所以对于市场鱼龙混杂的资料还是提醒大家慎重鉴别,我买的那份大概有一半浪费掉了),回到学校六月初了。恰好赶上学长姐毕业季,请客拍照聚会也耽误不少时间,六月底我才开始手看段京肃老师那本《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那时候还是打算考的传播学),看了一半之后由于个人原因不得不回家一趟,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七月二十四号回了学校。当时身边很多同学已经看了几本书了,我也知道时间不能再耽误了,七月底我考研复习正式开始。
由于在家基本没看书,所以回来很快把段京肃老师那本书看完了。我的计划是先把专业课书看一遍,对基本知识点大概有所了解,第二遍做笔记,第三遍背诵。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不要求快,很多人只求速度看了之后脑袋中什么都没留下,反而等于浪费时间。我有个习惯就是看书之前先把书的纲目捋一遍,那个我是写在本子上的,不用特别详细,用大括号的形式,一目了然,就像剥桔子皮一样,一层一层的就可以把知识系统掌握了。我个人对英语不是很自信,考研时六级没过,汗啊,怕初试跌在英语上,所以到八月份综合各方面情况之后换了专硕,对于我来讲,无论考什么,最终目的是——稳进南大。
九月份之前传播学的九本书过了一遍,之前南大专硕并没有指定参考书,八月份的时候胡翼青老师微博上说今年专硕要指定书,于是也没做笔记。
九月十三号新的参考书出炉,算是比较晚了,当时和我一起复习的同学已经背了三遍了(不夸张,她们参考书少,复习也比较早,这个人也挺学霸),不过我刷原13年网页没刷出来,直到十五号才有人告诉我出来了。一看参考书自己也惊了,书目换了近一半,并且还有几本都是翻译的国外原著,可能我买的比较晚,当当和亚马逊都缺货,只好在淘宝搜,并且一个店家只有一本,所以买书的过程也大费了周章,基本到我手里时间都要九月二十了。到此我只看完了《网络传播概论》、《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和《广告策划与创意》(第一版,指定二版)说实话心里着急是肯定的,毕竟我复习的不算早,参考书出来的也晚,可是心里也知道着急没用,按部就班来吧。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同学问的比较多的几个问题:首先,复试的书要不要看?对于南大的参考书来讲,我是建议看的,《传播学教程》和《网络传播概论》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不看肯定吃亏(就今年来讲,初试题目就涉及很多传播学基础理论,比如涵化理论与电视暴力的关系、大众社会论的演变与发展等等),很多没看传播学的同学下了考场就傻了;其次,《传播学教程》要用新版还是指定版?这个郭庆光老师的微博也有回答过这个问题,说两者即可,我个人看的是第一版,也就是指定版,因为我们本科教材就是订的这一本也就没换,但是我建议有条件的还是买一本新版看看,新版更系统并且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13年考的第三人效果,指定版就没有但是新版有)。再次,其他的书,就按照参考书来,有的同学问部分书绝版了,那也没办法,如果用学长姐的,书目上划得比较多可能影响阅读,网上可以买得到影印版。
新书到手之后,我是先看了《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因为之前本科专业修过外新史,这本书也算当做故事书看的,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书也厚,自己有意的加快了看书进度,大概用了一周多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在十一之前也很快的把《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看完了,关于这几本书我如何看后文会讲。随后十一假期到了,我也给自己松了一松,那几天没那么紧张,但也在看书,七天时间结束了《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假期结束,第一轮的复习也结束了(因为本科学过《传播学教程》,对纲目比较了解,打算直接做笔记背诵)。时间分配我想在这里说一下,早上六点二十前起床,前期,先到楼道背英语一个小时,关于英语我下文会专门叙述,八点去吃早饭。上午时间是专业课,中午十一点二十吃午饭为了躲避下课高峰,大概到十月份,中午就不回去午休了,直接在自习室趴一会儿,这个点基本会浏览一下网页新闻之类的,下午两点准时进入英语状态,晚上留给专业课(前期政治没动,直到十月才开始复习政治)。
第一轮专业课结束之后,下面就要考虑笔记的问题了。我当时手中有两份笔记,一个是520元买的那个,还有一个是网上买的基础知识点,比较简略,价格也不贵。我买笔记的用意并不是要直接背诵,之前也有说过,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买的笔记风格不一定适合自己,并且有的质量真的很差,因此我决定参考笔记自己动手去做。但当时考虑我的时间也不充裕,并且新的参考书好几本都是第一年指定,根本没有笔记可做参考,所以,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电脑打出自己笔记,那个时候每天背着好几斤的电脑去自习。笔记如何做也有很多同学苦恼,在这里我说一下自己的经历:首先,我比较喜欢条理性,所以,每个科目之前都要写一份大纲(虽然不一定背诵),个人癖好,感觉这样会更有逻辑更好记;其次,基础的知识点要掌握,很多考烂了的知识点没理由不掌握;再次,不知道重点怎么办?真题是重中之重,指定书目出来之后我在心里曾经有过预判,光看初试的书肯定不可以,做出这个预判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之前我已经把学硕和专硕的真题都研究过了,自己列出个表格,哪个科目哪本书哪个知识点考了几次都做过统计(比如传播学理论(学硕)谣言问题考了两次,分别是2010、2011年;广告方面,传统广告和网络广告的区别考过两次,分别是2007和2008年;新闻理论方面党报问题考了三次,分别是2008、2009和2012年;广电方面,主持人作用的问题考了三次,分别是2007、2008和2011年等等),大概做了有三页纸的统计,所以重点知识就会在心里大致有个谱,提炼起来就会有方向。也有不少同学问,真题到底怎么用?我当时是这样做的,每复习完一遍之后就会把真题拿出来做,抽出来一个晚上,用笔和纸答题,不用写的特别全,有个思路或者大纲就可以,然后和买的资料对比一下,看看哪些没想到;等到下一次复习一遍后再做真题,和前一次对比你就会发现自己又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点,思路也比以前开阔了。我大概把专硕真题反复做了三遍以上,学硕的真题没写出来,只是在脑中构想大纲。我是把传播学从94年和13年的真题和专硕的全部真题都看了,我也附带着看了其他高校的真题,人大、复旦、北大、清华等都看了一些,不过没有那么详细。写了这么多,就想让大家明白,真题很重要,值得仔细研习。
笔记部分打出部分手写,新闻史方面自己总结了一些常考的,因为专硕新闻史考的不是很多,所以挑了一些重点整理。十一月初基本把笔记做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着手背诵了。因为对真题分析的自信,我还是把复试的参考书《传播学教程》作为重点背诵了,事实证明基于数据总结基础上的判断是没有错的,初试的题目基本没有卡壳。14年的考研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次,算算时间大概还剩50多天,我找了一份日历,自己掐着时间做计划,哪本书需要用几天背完,传播学、广告、网传、新闻史、广电这些基础的课程都得背诵,当时我基本上三四天背一本书,传媒经济和西方新闻报道规范没有作为重点背诵,尤其传媒经济,对于最后的笔记只是稍微看了几遍。初试之前笔记大概背了四五遍吧,具体真的没心思数了,只记得最后越背换的越快。
十一月份中下旬时候要自己找一些年度热点来分析,当时比较火的事件是陈永洲事件,因为当时上学期还有专业课要上,老师布置做课堂报告,我就做了陈永洲的专题,也是为了给考研热点做积累,最后专硕没考到,倒是学硕的评论考到了。还有《爸爸去哪儿》,当时很多人都说不会考,因为太热了,但是我也找了很多关于《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的分析,这类电视节目一般成功原因都可以合并同类项的,因此自己也做了一个总结,分析南大真题你就会发现,南大考题不避讳热点,并且考过的题也有可能重复考或者换个角度考,这就是我为什么都准备了的原因。不出所料,《爸爸去哪儿》考了个大的论述题,如果真的放过了就可惜了,关于《爸爸去哪儿》这道题目,传媒人网最后四套模拟题有论述题分析。
12月份有一次四六级考试,由于大三考过一次没过所以也去打了个酱油,算是练练手。四六级之后距离考研还剩半个月时间,那个时候自己稍微总结一些写评论的思路,如果本科专业是新闻的话可以写写评论拿给老师修改一下,我写过一篇给发老师,后来老师给我回复说,写评论最好用立论不要用驳论,然后让我多关注一下人民网的评论,有可能压到题。当时考试之前也看了不少,虽然没考到,但是有了逻辑和思路,无论考什么评论都不害怕。
专业课每年都有评论,估计大多数人都会纠结评论怎么写。这个每个人情况也不同,建议大家复习的过程中不要把自己封闭了,一些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都可以看看关注的,比如今年专业二有个结合微信的传播特点为某西北菜肴设计广告策划,如果你从没用过微信这个题恐怕就要伤脑筋了。我们考的是新闻,所以关注热点是必要的。平时手机上下载几个新闻客户端,南方周末、网易、新浪等等都可以,这样闲暇时间可以也利用起来。
参考书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包括初试和复试):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  张宸老师(严格说是我们的学长,也是南大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这本书算是新书中比较易读的了,主要关于一些新闻采编的规范问题,涉及很多容易在实践中被忽略的细节,甚至会涉及侵权问题,作为采编基础规范,即使不作为考试用,了解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初试中没系统的考,不过一些小的知识点如果吸收的好完全可以在题中利用,比如隐私权和隐性采访(14年名解)之类的内容。
《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   如果本专业是新闻专业,可能会修过外新史,这本书就等于把外新史里面美国的部分延展了。不过,真心的超级厚,包括备注有700多页(不知道能不能算史上最厚考研参考书啊),优点是比较易读,国外的大牛们写书一般比较爱写故事,这本书当做故事书看就会过得很快乐了哈。因为是译著,所以有些语句不太好懂,做笔记有点麻烦。有些很小的知识点只需要看看就行,对于重点的部分要做笔记,新闻史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得,所以有些事件或者人物的总结要跨越多个章节,因此,有点麻烦,这个时候就看你总结真题和概括的能力了。不过也不要害怕,史类的东西偏记忆性比较多,并且专硕14年没有考到,我辛辛苦苦写了n多页的笔记啊.....但是,复习不能侥幸,不排除以后会考的可能。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这本书已经绝版了,估计网上会有影印版,书不算薄也不算厚,看起来应该挺快的,都挺好理解,并且广电这块大家应该都相对熟,对电视节目、电视主持人、纪录片之类的多少有所了解,复习起来应该不难。至于笔记就按照分析的真题就可以,有一些重点知识点反复考的,广电管理体制方面14年又考到,这个不会答只能自动去面壁了。
《广告策划与创意》   我当时看了第一版,后来换了指定版之后又在当当上买了一本,其实差别不是很大(除了页数),第一版排版稀松并且纸张偏大,所以页数比较多,很多知识点比较啰嗦,部分章节有重叠,第二版就好多了,排版紧密并且合并很多重合知识点,逻辑也更加系统紧凑,我比较喜欢,广告本身也是我感兴趣的类别,因此复习广告的时候很幸福。这本书在考试中也挺重要的,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至少一个大的论述或操作题,今年就结合微信一起考了。对于这本书的复习建议,除了一些名解之外(这个只能背诵),自己能总结一个广告策划的大纲也可以称作模板是最好了,我在考试前就DIY一个独一无二的模板。
《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  已经有不少同学跟我吐槽这本书了,纠结不知道怎么复习,其实,几个月之前,我也在吐槽的队伍中。这本书真的不太好看,可能有些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东西根本不懂,文科生可能更加伤脑筋。我在看的时候也没有头绪,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先列纲,慢慢填充内容和知识点,笔记也做的很简略。这本书和新闻史一样是译著,一样是700多页(唉,能当板砖用啊),不一样的是这本书是很多大牛的“论文合辑”,基本每一个章节就是一篇论文,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也不是特别紧密。理解为主吧,实在理解不了但又特别想理解的就去百度谷歌一下,14年没考到,13年有考过传媒经营方面的论述题,所以,这个书实在难啃,就多关注一下业界的动态吧,比如上海报业集团合并这类的热点,13年好像考的是三湘都市报等等。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老师这本书是复试用书,前面也说过,初试不看出了考场可能就后悔了,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有理由不看的。做笔记也比较容易,脉络清晰,按照书的框架很好搞定,就不多说了。
《网络传播概论》   杜骏飞老师这本书也是复试用书,也是基础的理论,初试最好要看。关于说技术的那些东西就看看可以,我记得好像分了四个部分,关于网络理论方面的最好重视,网络各种特点、网络犯罪都有考过,结合最新的关于网络的热点联系实际应该比较容易。
(二)英语
     说实话我英语真的一般般,甚至一般水平以下(至少我是给自己这么定位的),从高考到考研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我考的分数也不算高,肯定有很多大牛英语都80+甚至90+,有机会可以找来参考一下,我在此就把我的经历跟大家唠叨一下。在说复习时间表之前,我先回答一下大家问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要不要报辅导班?专业课肯定不需要,就像有位学长所说,与其把身家性命交给辅导班还不如自己拼搏领悟。英语我很不自信,曾经想过报辅导班(男友去年考了南大,告诉我辅导班基本没用,不建议我报,其实就是求心理安慰而已),我去咨询过,但是动辄好几千的费用还是没有狠下心,毕竟我也不是土豪,考虑到自己还没有开始拼搏就依赖辅导班,感觉挺愧疚的,也就没报,身边有不少同学都报了某考研机构的政治英语全程班,好像价格上千以上,后期的复习计划基本被辅导班吊着,一座一整天或者一个下午很浪费时间(结局貌似也不太理想)。后来男友给了我一份新东方的视频,自己挑着看了几期朱伟讲的,这样的话,观看的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选择,也还不错,就是这些。
我英语单词用的是红宝书,有的同学喜欢新东方绿皮书,挺厚的一本,我没用过也不知道怎么样,但是无论哪一种只要利用好了都能发挥价值,不要贪多,关键在于坚持。红宝书我大三就买了,一直躺在书包里到大四才开始认真看,也是从七月底开始看单词的,单纯背单词效果不好,并且一词多义的情况下只有在具体的句子里面才能记住理解,因此我是结合阅读看的。阅读前期我用的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因为也是七月份买的比较晚,做了大概一半就停了,八月份末就开始转战真题(我男朋友是三月份开始做的150篇,他做到七八月份做完了)。我当时是一天做两篇阅读理解,一个下午分析好,第二天早上到楼道背诵前一天的生词和单词书,并且熟读前一天做的阅读理解。之前的150篇并没有做笔记,8月份底开始做真题,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英语一和英语二真题都要做,不建议一套真题分开做,我是下午的时间给英语,因为考研英语就是下午两点到五点,所以,每一套真题我都是抽出一个下午做完(一般作文不写),然后对完答案,这样可以从一开始就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做完,毕竟真题也就那么十几套,要合理利用。第二天分析两篇阅读理解,第三天分析两篇阅读理解,第四天分析完形填空,第五天是新题型和翻译,基本上一套题5到6天搞定。真题我是每一个不会的单词都会查,红宝书后面有字母表,按顺序的,因此比较好查,如果没有单词本也可以下载一个金山词霸在手机里面。生词抄写在一个本子上,第二天一早背诵。
真题我是做的英语一05到13年的,前面的在网上下载了01到04年的,因为题型不太一样,所以只做了两套就扔了,个人感觉90年代的就不用再做了,当然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因为专硕考英语二,所以英语一我就没留下两套作为最后时间自测,但是英语二我留了三套自测。英语一和英语二我都做了三遍以上,第一遍看准确率多少,可能刚开始比较打击,不过也不要灰心,我觉得英语就是在考研中充当“打击”这个角色的,除了个别英语特别牛叉和变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被虐过来的。第二遍就要分析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错误选项错在哪里,陷阱是什么?第三遍就要总结真题的出题思路和答案套路,基本也就那么几种,比如正反说错了,要不就张冠李戴了等等。到最后我英语总结了几个“万金油理论”,比如注意句子中的转折词,出现“要么。。。。要么。。。。”的时候就可能是答案出现的地方之类的,写在前面的扉页上,每次做题之前看一遍慢慢就不惧怕了。英语的问题一般都是按段落顺序出题,所以比较好找,基本上一篇四五段的文章,一个段落一个问题,也有一个段落两个的或者两个段落一个的,不过比较少见。英语成绩有些时候阴晴不定,说不定哪次就打击的心碎成了饺子馅,没关系,坚持下来就好了。
我就系统的练习了阅读,至于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除了真题之外就没买过任何资料。真题是最好的资料,用好了比什么资料都强,那些个模拟题我没用过,有看过一些,半吊子水平并且也不是真题的思路,果断舍弃。关于作文我也买了朱伟的作文,挺小的一个黄皮本,我个人感觉还可以,出的比较晚,当时有学长姐介绍王江涛的作文,当时想买缺货,又一想资料宁缺毋滥,一套用好足以,就没再买。朱伟的作文我也没有直接背模板,参考他给的句式和结构自己总结了一篇。很多考场上的雷同卷就是直接背模板的结果,建议大家加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思路,酝酿出独一无二的一篇。在此说一下,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看到成效,因此一定要坚持每天都学习。有个说法,一天不学退后三天,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有道理,当你落下一天之后再看就会发觉真的有些手生。我是下午两点到五点二十的英语复习时间,从开始到考前一两天,雷打不动的,就算当天下午因为不可抗力耽误了,晚上也会把英语时间补上,在英语上我真的不敢放松,还好,结果不算糟糕。关于英语我也不是很权威,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批判借鉴。
(三)政治
     说到政治其实我蛮后悔的,因为我本身就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也稍有自信,但是为了求安慰居然报了辅导班,说是冲刺班,上了大概四五次课,每次三个小时以上,那个过程真是让我无语,讲的一般般,不得不说课堂气氛挺好的,讲笑话都前仰后合的,但是要知道我们花钱去不是为了听笑话,笑话之后什么都没留下。我身边很多朋友报了都挺后悔的,感觉花了三个小时自己学比辅导班讲的好多了。这是我唯一报的辅导班。
政治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课程,不用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如果理科生基础不好的话可以稍微早一点,我是国庆假期之后开始复习的。我没买大纲,直接买的肖秀荣1000题做的,后来“风—中—劲—草”出来之后买了一本看,这本书是那种标出重点的,我觉得还不错。如果政治没什么底子的话,可以买一份肖秀荣那个知识点精讲什么的,具体名字我不知道,这个我没买,不过看了一点我同学的,觉得挺好的。十一月份中旬左右就把1000题做完了,好像十一月底上了一次辅导班,其实就想去取资料,拿着冲刺班资料就开始看了。肖秀荣系列就跟着出书的节奏看就可以,包括时政、肖8、以及最终的肖4等等,我都看了,真题也压中不少,基本上大题挺顺的。我报的那个辅导班请了肖秀荣面授(其实就是个由头,面授课堂上讲的也就是肖出的那些资料),可能会划一下所谓的重点,不过没什么大碍,那些重点也是从肖四中划得,因此肖四大题都背了就行。选择题大家可以多做做,什么序列一任汝芬系列的神马的都没买,最后买了一个任四,做了选择题感觉太怪了,难度也和真题不一样,就扔了没做。我还买了一个蒋中挺的最后五套题,把他的选择都做了,大题也挑着重点看了一些,也还行吧。我也买了20天20题,不过看了三分之一,根本没时间了。主要啃肖四,剩下半个月的时候政治还没怎么背,那时候真是着急了,考研过程中我花费在政治上的时间真是特别少,主要的时间都给了专业课,那时候打电话也给男友哭诉,他和同学都安慰我说,政治没关系,来得及,最后那十来天时间硬是把肖四背了三四遍啊,好在答题有惊无险(政治没有基础的同学可以适当早点,尽量不要像我后期那样政治整的特别赶特别紧张)。
(四)考试
     2014年考研是有史以来时间最早的一次,时间是1月4号5号。因为考场离学校很远,我之前报了住房中介,真是坑惨了我们,住宿的地点到1月3号才告诉我们,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岛附近,住宿的宾馆是个五星级的(有便宜的不去,中介可能和宾馆合作拉客人吧,那个五星宾馆平时没有住客,因此我们比自己找房子的同学多花了三倍的价钱),全市报考住房中介的人都安排在那里,35层都住满,于是最后两天频繁让我们加钱,没办法咬牙掏呗,也不想在那个时候影响心情。1月3号中午大巴车拉我们到宾馆,我和同伴住18楼,前一天下午去看了考场,不过门卫没让进去。大巴导游告诉我们,考试那天7点半楼下集合(开车15分钟以上才能到达考场)。1月4号那天,我早上7点到电梯口坐电梯,已经提前半个小时出来了,但三台电梯到18层都不停,因为35楼往下都在赶电梯,早已满员,看着时间来不及了,那个地方迟到大巴不会等你,并且地方偏僻很难搭得上出租车,于是我考试第一天早上就从18楼跑下去的......说实话只是头转的有点晕(感觉一直往下跑S型,很久很久),没觉得特别累,可能当时也比较紧张吧。到下面之后发现早餐要预订,根本没有现成的早餐购买,恰好当时带了两个小面包,没喝水,第一天考试我等于没有吃早餐。
第一场政治没有特别吃力,选择题有几个不确定的,但是我做的挺快的,看到大题心里也一乐,总之肖四上都似曾相识过,答题纸上正反都写满了。政治那场考场上也有两三个缺考的,当时真心感觉坚持下来的都不容易。中午就在那所中学的门口吃了点馅饼,也没什么可以吃的东西,午休就在大巴里面坐着休息了一会。一点多起来看了一点自己的作文模板,一点半就去了考场。考英语那场,坐在我前面的女生手机闹钟忘了关,从开考就一直在响,因为当时所有考生的书包都压在讲台上,所以一直找不到声音来源,18分钟之后,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看了一下表,监考老师终于找到声音来源,气愤的叫了一声“谁的手机没关”,做我前面的女生才起身去关掉。之后,我脑袋里面一直幻听,好像那个闹钟的音乐一直在,因为我做英语先做阅读,所以做的第一篇阅读特别吃力,根本读不进去,那个瞬间就有一种要栽在英语上的感觉,我调整了一下呼吸,停了笔,告诉自己,复习那么久经历那么多,跪也要跪到最后一秒。很快的,情绪缓了缓,我重新开始答题,慢慢就调整好了,第四篇阅读比较难一点,花的时间有点多。做完阅读,我就依次做新题型、翻译、小作文、大作文、完型。在此说一下,小作文的答题纸留的空真的有问题,之前有学长姐说过我没在意,当时写完称呼和问候语之后,基本上就剩两三行了,加上落款没有太多空写内容,长难句写不下了,就仔细推敲一下作文要求,用了几个简单句把要求写完,考场上大家稍微注意下,小作文尽量把字写小点。大作文的空很多,因为自己总结了一遍,写得也还算顺利。完型得分率历年都很低,我也不知道自己答得如何。整张试卷做完之后,还剩下10多分钟,想想第四篇阅读有点难,我就检查一遍,改了两个选择,后来才知道,都把对的改成错的(真想抽自己几下,考完就不要对答案了,我也没这个习惯,这次就是纯自己找事,整的心情不好啊)所以我考英语的经历说明了几点:首先,你不知道考场会遇到什么情况,但是一定不要轻易放弃,要镇定;第二,第一印象的答案不要轻易改,除非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当天晚上回去吃了泡面,那几天不敢乱吃东西,怕闹肚子。晚上看书看到12点多,可能也是个人原因,比较亢奋吧,没觉得困,把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点过了一部分。第二天一早五点半起床,又把头一天晚上没看完的笔记看了一点。由于昨天的经验,六点半就出门坐电梯,因为考虑到答专业课比较费脑子,所以备了一个巧克力。
专业课第一场是“综合能力”,第一部分是四个名解,有课本上的基础,也有课本上找不到需要自己归纳总结的,当时没有考虑过分配时间这回事,四个名解20分我答的特别多,每一个名解大概都用了三分之二的A4纸,相当于一个论述的字数了,总觉得还能再写点。第二部分是三个论述题,每个二十分,我写完第一个的论述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半了,而我只答了整张试卷的40分,也就是说,我要用剩下的一个半小时,回答110分的题(两个论述,一个策划,一个评论,平时我写一个评论最快也要四十分钟的)。当我意识到时间的问题之后,整个人浑身发热,脸部也开始烫了,扯下围巾就加快书写速度,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因为之前我都自己训练过真题,所以答题的的思路和逻辑还是有的,我尽量把思路写的清晰可辨,只要一起卡壳,立马跳到下一题,但是我会留空,在答其他题的时候有思路了赶紧回去补上。每个人有两张答题纸,但是那一场监考老师没发第二张,写完之后自己举手索要,我快要写满第一张时,左手举起,右手不停写字,老师过来也没时间看她:“纸、纸、快、快”,只说了四个字,嘴里说着手不能停,老师也小跑去给我拿纸,可能也看出我比较紧张了。写评论的时候还剩20分钟,题目是关于双十一购物狂欢的评论,这个题目也让我稍微放松一点,十一月份我看南周做了一篇关于双十一的报道,心里有点头绪(之前的积累这个时候就发挥作用了,你不知道会考什么,但是你看得多绝不吃亏)。我起的题目是“双十一购物狂欢凸显中国居民消费窘境”,当时那个“窘”一紧张怎么也想不出来怎么写,没办法,我只好写了个“囧”,加了引号,当时我真的是“囧”死,然后整篇文章就是这个“囧”(后来跟我爸聊天,老爸说没准老师会觉得你别出心裁呢,但愿吧哈哈)。评论我也做过整理,所以基本是按照我的“几步走”战略来的,算是逻辑比较清晰,但是字数不够,满打满算500吧,要求是800字,我是实在没有时间写了。因为自主命题用的信封,我粘信封的时候手都在抖,差点把封条扯破,可想当时我的情况有多焦急和窘迫。
下了考场我就有点后怕了,不是因为不会答题,而是因为我没有时间写上去了。给男朋友那个电话,他说考过就不要想了,坚持把下一场考好,不要出现这个情况,尤其要注意时间分配(考场上一共三小时180分钟,卷子150分,基本上1分来钟对应一分,一定要合理分配)。下午考试开封试卷之前才发现,上一场由于太着急,小刀丢在前一个考场了(当时男友提醒我铅笔、橡皮、小刀等等工具都备两份,我只是多拿了铅笔和橡皮,小刀只拿一个,心想根本不会有什么问题),没办法只能举手跟老师说借一个。第二场的“专业基础”题量也不小,我尽量把时间分配合理,整个过程都很紧,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去停顿思考,考试之前打算的要把很多口水话变成比较高大上的学术话语(俗称装叉的话语),但是时间和心情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写的很完美,简答和论述都还可以,最后一个是要求结合微信特点做广告策划,着实费了点心思,最后时间也还是不够用,有点草草结尾的感觉,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得分。封完卷子,感觉右手快要断掉......
下了考场坐着大巴就回学校了,路上司机师傅很应景的放了一首歌,歌名现在我都不知道,坐在车上和同伴相视一笑,有种特别想热泪盈眶的感觉,结束了。
三、复试
初试结束之后我回去对了政治和英语的答案,这个行为很不好,建议大家不要学我,首先,网上各种版本并不一定全部正确,有些都是有争议的;其次,一旦结果和预期不一,会很影响心情。当时我还为专业课的评论没写够字数耿耿于怀,学姐告诉我说没问题,基本不会又太多影响,最后一个评论很多人都写不够字数。
2014的新年过的特别忐忑,2月17日下午三点出成绩,当时我没敢查,躲在姐姐家,男朋友帮我查的成绩,提前五分钟查到了。2点57分我接到了电话,当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409分,应该排名第一”。我听完之后不是激动,不是高兴,而是被耍了的感觉,直到他把截图给我,我才意识到这不是笑话。我给了爸爸打电话,听到了他激动的声音,随后告诉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好友说,我真想替你蹦几圈。挂了电话自己哭了,稀里哗啦的,那一刻包涵的东西太多了。
2月24号回了学校,倒是没怎么看复试的课本。找了几篇最新的论文看了看,另外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热点。3月28号是面试时间,3月25号晚抵达南京,26号请学姐吃了顿饭聊了聊天,很开心,中午在校园闲逛的时候居然碰到杜骏飞老师,一下子就空白了,激动好久,老师不认识我,也没敢主动打招呼。3月27号体检,中午有个学术午餐会,我就混过去听了,坐电梯到四楼,电梯门一开,杜老师恰好站在门口等电梯,“是来听讲座吗?”,我激动点头,“出门右拐”,“谢谢老师”,当时我就乐了,两天偶遇两次啊。之前有朋友已经复试结束,说马航370考的比较多。3月27晚回到宾馆又把马航370事件系统的回顾一遍。
3月28早上8点,到了费彝民楼,随后交了复试的材料和费用。9点,专硕的笔试正式开始,当时一共两个部分:
一、论述
1、以打车软件为主的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的分析(貌似是这样问的)。第二题暂时空白了(总之不是课本上的基础,基本上靠平时积累和考场上归纳总结)。
二、操作题(给出了四段关于马航370了信息,让你根据材料写一篇消息和新闻评论,共计80分)。
时间三个小时,可能我写字比较快,不到两个小时就交卷了,答题纸就发了一张也就没在要。主要想提前出来准备一下口语,为了下午面试准备,因为自己口语也不是特别好。
吃了午饭之后和同伴练了一会口语。一点半就去面试教室外面等候了,大概两点开始,因为按成绩进去,所以我是第一个,进去前几分钟特别紧张。面试之前,一位考官到休息室和我们聊天(后来问了一下是韩从耀老师),他说面试之前不要太紧张,慢慢说就行,特别和蔼,还跟我们开玩笑,当时气氛就缓和了。老师说,你们这些学生都太紧张,心态不好,面试时候不等老师问完就抢答,结果答非所问,让老师也一头雾水,真正优秀的学生不用说太多,几句话就看得出水平。也算是我们面试之前一个小指导了。
两点多一点一个女老师叫我的名字进去,面试的教室是一个大圆桌,老师坐一圈,只剩下一个位置给考生,大概有七八个或者八九个老师吧,我没数。我对面的是段京肃老师,杜骏飞老师,右边是黄佳老师,左边好像有陈堂发老师,其他的老师我不太认识。
当时我一进去,连自我介绍的机会都没有,黄佳老师(很有气质的美女老师,牛津大学毕业的)直接进入正题,用英文问我“为什么选择考研?”,还好这个问题我有准备,微笑的说: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first,i choose journalism.......。第一句话还没说完,黄佳老师打断了“ok,stop,next question,introduce your hometown”,这个问题我没准备,但是自我介绍里有提到,我就说来自哪,哪个省,那个地方有很多名人,比如诸葛亮和王羲之(用英语)......,也说了一句吧,又被打断,用英语问我,怎么看待诸葛亮?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答,但是用英语就另说了,当时也比较淡定,用英语说了一句“他是三国时期名人......”,但是“三国”不会翻译,用了汉语,sorry了一句,黄佳老师就叫停了,英语口语就在快节奏中结束了。口语基本这样,老师看出你准备过了,基本不会再让你说完,考反应能力的比较多。
主考官段京肃老师问我,最近马航370讨论比较多,你能给我简要说几点对中国媒体的反思吗?(天知道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有多么兴奋啊,前一天晚上马航事件我360度无死角的看了),然后自己说了三点,扯了几个高大上的专业词汇,段京肃老师点了点头,说,你可以出去了。我当时特别傻叉的问了一句“这样就可以了吗?”段老师果然很和蔼,说,可以了。我就出去了。
外面等待的同学说我进去连两分钟都没到,面试完之后不允许在考场外面等待,我就离开了,据说,越往后时间越长问的问题越多。不同的学生被问到的也不一样,有的问看不看《人民日报》?有的问人生理想是什么?有的问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跨考的)......问题都挺随机,根据个人特点发问的。
结束之后自己也没想太多,后来身边有几个分数不低的同学被刷了(其他学校的,各种原因的都有),着实挺惋惜的,关于复试,网上有很多介绍的帖子,杜骏飞老师也发过关于面试的微博,大家可以找来看看,主要自信一点就好,还有诚实也很重要,不会就是不会,在大牛们面前玩火那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最好不要有太多小动作。
四、写给需要的人
   这个部分都是个人一些心得体会和碎碎念,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如果忍受不了废话可以自动跳过的哈。
考研的过程是漫长的,可能会很苦,但是只要做了决定一定要坚持住,你也许每天都要和孤独相伴,就像某位学长所言:考研很难,因为你要忍受孤独,但考研又很简单,因为你只需要忍受孤独。我考研过程中没有找研友,都是自己一个人,好朋友没几个考研,有过一段时间和人搭伴吃午饭之类的,后来慢慢就自己了,因为我有自己的计划和时间安排,很多同学起着起着就起不来了,八九点去上自习,惰性都克服不了怎么坚持下来呢,扎堆一起学习、吃饭容易拉后腿,尤其女生爱聊天,会懈怠。但是有问题可以和同学或者朋友讨论一下,隔一段时间交换一下学习心得和消息也比较好。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次面临崩溃和绝望的境地,宿舍九个人只有我一个人考研,每天我早起时天还没亮,晚上回去快要熄灯,有时候回去舍友在娱乐之类的,也会黯然神伤,还好宿舍姐妹们虽然都挺理解和支持我,尽量让我方面。天气也是考研的一大考验,夏天即使北方也热得不行,八月份自习室都买小电扇去吹,我也没搞那些东西,冬天的时候楼道特别冷,虽然北方有暖气,但是楼道基本不管用的,咬咬牙坚持就好了,不要老和别人抱怨多苦多苦,自己知道就够了(考研中有个同学每次一起吃饭都要和我各种抱怨,后来都不愿意和她一起走了,感觉会把自己复习心情影响),复习进度自己就按照自己来,不要和其他人比,尤其不是一个学校的更没有可比性,不要因为别人的进度影响自己的进度。
考研过程中我把几个学长姐的经验贴拷到手机里,每次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激励一下自己。当时我所在的城市发生过一次地震,大概4.8级左右,恰好中午一点半左右,我正在教室桌子上趴着睡觉,感觉桌子剧烈晃了几下,好像是墙面带动的,但是周围又没人,几秒钟之后我意识到地震了,撒腿就跑出去了,我当时在一楼比较方面,随后楼上嘭嘭嘭都往下跑,那个时候确实被吓到了,害怕的感觉也涌上心头,也看不下去书了,找出学长的经验贴就开始看,虽然已经看了好多遍,但是每次看都有不一样感受,成了一种支持的力量,后来又发生几次小震,还好有惊无险,不过这个经历确实也考验心理。
坚持,独立,镇定。无论你被怎样虐过,经历之后你都会发现那是一种财富,考研会给你一种任何经历都给不了的东西,你的世界里,只有靠你自己。充实,基本是所有考研人都说过的一句话。这个过程,各位,自己把味吧。
五、结尾
暂时就能想这么多了,可能思路也有点跳乱,我真想把我所有心得都分享出来,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如果大家问的多的问题我会再统一写一篇回复,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其他学校不太了解,非诚勿扰吧。
add 南大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免费领真题,找辅导

南京大学

推荐阅读:

添加南京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大学报录比、南京大学考研群、南京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大学排名、南京大学保研、南京大学公众号、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以下是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总结》相关的文章
南京大学考研资料分类: